全市农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百日行动”工作简报第4期
来源: 村镇科 时间: 2018-02-14 11:41:58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1月31日至2月2日,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文明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同志及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全市农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八个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抽查了4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3个办事处(约占全市150个乡镇的30.6%)、125个村庄,分别对各县(市、区)境内的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并对高速下道口、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及乡镇政府所在地沿线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了“回头看”。2月7日至8日,督查暗访组又对各县(市、区)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全阶段、文明乡风提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随机督查暗访。

一、总体评价

各县(市、区)高度重视,积极宣传引导,统筹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组织安排有序、协调推进有力。从部分抽查的乡镇、办事处来看,各镇、办党委班子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在最短时间内组织了大量人力和机械;班子成员党员干部齐上阵,广大群众广参与,对辖区内的道路沿线,从村内到村外、从主街道到小街小巷、从坑塘到沟渠,对垃圾、污水集中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和残垣断壁逐个清除。同时,对各乡镇政府所在地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店外经营进行集中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项城市每个行政村都组织了不低于五六十人的专业队伍,对村内村外、公路沿线和各镇办政府所在地进行整治,清理陈年垃圾1200余吨,拆除违规招牌760余块,违规搭建15处,清理流动摊点500余处,占道废旧机械180多辆,房前小菜园1000余处,并对所有的坑塘、沟渠进行了再次清理打捞。西华县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今日西华》报等媒体,播报和刊登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激励各乡镇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召开各类动员会、观摩会,广泛动员组织在外务工经商创业人员、退休老干部和老教师、党员群众积极通过投工投劳、义务捐助等形式参与到村容村貌整治中去,积极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组织县处级领导和分包县直单位、镇村干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暨“美丽乡村”政策大宣讲、大走访、大调研活动,面对面与群众交流,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沈丘县共出动4000余人,各类垃圾清运机械、车辆2000余台次,清理村庄垃圾4110余吨。太康县克服气温低、大雪覆盖等难题,投入脱贫统筹资金7500余万元,引进5家环卫公司,加快环卫人员、设施的配备速度和村庄陈年垃圾清理工作,配备各类垃圾收集、清运车70余辆,垃圾桶3.4万余个,保洁三轮车4000余辆,保洁工具、服装8000余件,招聘项目管理人员180名,环卫工人4000余名,出动各类垃圾清运机械、车辆3000多台次,清理陈年垃圾9000余吨。

二、阶段工作开展情况

    (一)村庄环境整治情况。从随机抽查的125个村来看,多数村庄入村道路边缘进行护坡、种植有绿化树且统一照白,路面干净整洁,村内房前屋后无污水、垃圾,村容村貌整治情况较好,部分村庄通过整治,基本达到了“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标准;许多村庄的主要街道及公共场所装有路灯并保持夜晚明亮,一些贫困村还装起了太阳能路灯。经随机询问群众,帮扶单位积极主动发挥作用,开展帮扶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群众知晓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且积极配合,主动将垃圾扔到垃圾桶、箱或垃圾池等垃圾转运指定位置,村庄环境集中整治成效明显。

(二)乡镇政府所在地环境集中整治情况。部分乡镇政府所在地沿街店铺两侧违规设置广告牌匾、“三堆”现象明显改善,街道基本无垃圾乱堆乱放点,少数乡镇街道各类车辆停放秩序较好,单位环境卫生能够保持全天清洁,绿化植物管护良好。多数乡镇主要街道及公共活动场所有路灯且保持夜晚照明,基本满足了群众夜晚活动的照明需求。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当前,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再动员再部署,打好百日行动“攻坚战”。面对全市“农村垃圾清理行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筹措困难等因素客观存在,加之春节来临,农民工大量返乡,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前期人居环境整治清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将面临严峻考验。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深入学习领会市委、市政府开展这次专项清理整治的重要精神,进一步提高各级干部对“百日行动”的深刻认识,及时调整计划,将“农村垃圾清理行动”贯穿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的全过程,并根据各自实际,积极制定春节期间垃圾增长及处理的应急方案,合理设置垃圾临时堆放点,积极引导群众对生活垃圾实施分类源头减量等措施,巩固好前期整治成效。同时,组织工作人员、配备专属办公室、配全设施设备,建立健全专项督导检查体制,打好农村垃圾清理行动“攻坚战”。

(二)加强组织领导,用好督导考核“指挥棒”。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强工作的督导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各专项工作组、各镇、各村要紧盯任务节点,倒排时间、挂图作战、强势推进,优先解决整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一环一环抓落实,一步一步抓到位,一日一日见成效。对照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考核办法,明确工作难点与重点,想实招、出实力、见实效,为整治行动和后续管理扫清障碍。要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工作的跟踪检查,对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不力的单位或个人要限时整改,对推诿扯皮、屡推不动的要严肃问责。

(三)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争做“百日行动“的主力军。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的同时,各级干部、尤其是乡镇领导要深入到村里,采取文艺表演、入户走访、文化墙、板报、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村干部要深入到田间地头,与群众谈心引导,对垃圾治理要求、垃圾分类知识、卫生文明习惯、村民参与义务等方面,对群众进行全方位、多轮次的不间断教育,促进广大群众不断提升整体素质。

(四)多渠道广统筹,保障好资金投入“稳定剂”。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关键在于有长效的资金保障。各县(市、区)要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要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用于设施建设和运营。积极引导、鼓励家乡在外成功人士捐资捐物,用于家乡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积极探索建立农户交费制度,鼓励农户缴纳卫生保洁费用,增强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责任意识。建立起财政补贴、农村集体经济补助、社会资本参与、农户付费合理分摊的农村垃圾治理长效资金投入机制。

(五)建管并重、以管为本,织密长效管理的“监管网”。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创建捆在一起,统筹推进,形成合力,助推整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一是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科学规划垃圾收集库(点)、垃圾压缩转运站的建设,增强环卫保洁力量,购置必要的机器设备,适当增加保洁频次,更好保持道路街面的卫生整洁;二是探索垃圾上门回收。对重点区域商户、餐饮店等要求垃圾收集设施,垃圾分类存放,做到垃圾不出门,实施定时上门回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对凡出现垃圾随意倾倒等现象的,加大处罚力度。探索引入社会化购买服务模式,加强小广告和乱张贴乱涂写治理,大力度整治“牛皮癣”;三是重拳整治道路乱象。加强道路环境综合治理,加强联合执法,全面取缔违规经营、占道经营、乱设摊点等行为,规范经营秩序,整治游商游贩,实现田路分家、路宅分家,改善道路交通功能,严禁擅自敷设管线、占用或挖掘各类道路,解决乱接乱牵、乱拉乱挂的“空中蜘蛛网”现象。四是着力解决小城镇居民在生活习惯、文明素养和乡风民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小城镇整体文明水平,改善小城镇内部软件环境,做到“面子”与“里子”整体进步。

                                                                                                2018年2月11日


责任编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