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在行动--淮阳城区公厕建设纪实
来源: 住建局 时间: 2015-10-14 11:29:47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公厕是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更是关乎民众生活的重要设施。以前我县城区公厕普遍存在数量不足、标准较低、设施陈旧、管理混乱、卫生较差等诸多问题,给群众如厕造成不便,在县人代会、政协会上被多次提出,网络媒体也时常发帖,群众反映强烈。民生无小事,事事大文章。淮阳县委、县政府针对城市公厕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小公厕,大民生”的理念,以“两城一区”创建工作为契机,把城市公厕改建当成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积极推进公厕改建,累计建成各类公厕40座,其中:新建水冲式公厕10座,改建公厕10座、设置移动公厕15座、理顺管理体制公厕5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旧城旱厕得到改造。为有效解决旧内旱厕“蚊蝇满天飞,臭气熏天,无从落脚”的问题,淮阳县住建局和城关镇密切配合,组织专人多次深入到单位及居民区实地调研,对旧城公厕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登记造册,建立台账为推进旱厕改造,住建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搞设计、把质量,催进度,确保了老城区旱厕改造改造如期完成,共改造了物资局门口、城关法庭、平等南街、前尚武街、北小关西队、城关卫生院门口、民主街、民主南街、民族街、东清廉街等10座公厕,于年6月分之前,全部投入使用。

二是新区公厕建设顺利推进淮阳县住建局组织专业人员对西城区公厕进行了调查、选址和建设,共建设新一中、东蔡河桥、画卦台、安居广场、人民公园、于桥游园、东门口、南门口、弦歌台等10座水冲式星级公厕;购买设置了文明路北段、五彩路中段、西蔡河桥、北门口、清风游园、森林公园、育才路口、环保路口、羲皇广场等15座移动环保公厕。

三是公厕管理体制得到理顺由于多种原因,县城公厕存在着单位和居民分别管理的现象,存在着乱收费、卫生差、服务不到位等现象,给公厕管理造成很大难度,影响了淮阳形象。为理顺公厕管理体制,淮阳县住建局采取收回和租赁的方式,统一了公厕管理权,由县环卫大队统一管理。对公建的民主街、西门口、文明路、醒众街4座公厕进行改造,对个人建设的北关步行街公厕,多次洽谈,实行租赁管理理顺管理公厕5座。

四是公厕管理逐步精细。高标准建设公厕,提高管理质量,让公厕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如厕便利性,强化卫生保洁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巩固公厕建设成果,使现有的公厕发挥应有的作用,住建局从强化制度、资金、考核等方面保障入手,落实责任制,每座公厕专人值守,24小时免费开放,公厕管理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六无、四净、三通”标准。

在公厕建设过程中,县委书记、县长马明超多次听取公厕建设汇报,并作出重要批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帆、县政协主席苏中林多次多次询问并指导督办工作,要求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参与监督,并建议住建局适时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城区公厕建设管理情况,有力地确保了工程进度。淮阳县城公厕已成为向外界展示淮阳的一个重要窗口。

淮阳县住建局 朱在林


责任编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