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郸城教育社区:“绣花功夫”织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来源: 周口市郸城县人民政府 时间: 2025-09-28 09:26:15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近年来,新城街道教育社区立足辖区特点,坚持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以“绣花”般的精细治理推动服务精准落地,让社区发展更有温度,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下午五点半,第二实验小学门口渐渐热闹起来。身着马甲的志愿者们早已各就各位,熟练地疏导着人流和车流,为即将放学的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志愿者李惠说:“每天上学放学高峰段,我们负责在校门口这个区域引导交通,提醒车辆慢行,把孩子们安全地从家长手里接过来送进校门,或者从校门口安全地交到家长手里。看到孩子们平平安安,家长们放心,我们就觉得特别值。”

教育社区因辖区内多所中小学集聚而得名,也因此吸引大量学生和陪读家长入住。以往每到上下学时段,校园周边交通拥堵、人车混行等问题,成为许多家长的“头疼事”。而社区推出的“护学岗”机制,则有效改善了这一状况。

家长夏小俊说:“这里变化真的特别大!以前来接孩子,车没地方停,人车混行,心里总是慌慌的。现在有了护学岗,秩序好多了,志愿者还会帮忙看一下暂时没接走的孩子,让我们感觉很暖心,也特别方便。”

“护学岗”的顺利运转,依托于一支积极热情的志愿服务队伍。为更好地服务居民,教育社区巧妙地将志愿服务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定期开展走访,形成了“网格员精准发现需求、志愿者及时提供服务”的良性循环。正是基于网格员们记录反馈的这些精准信息,社区得以高效动员和组织志愿者,不仅稳固了“护学岗”,还衍生出更多针对性强的志愿服务项目,从而更精准地开展便民助民服务。

社区居民李太侦说:“社区来帮我认证养老保险,我不会的,网格员都会来帮忙,把问题解决了,也就方便的多了。”

网格员丁守行说:“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及时感知居民需求,比如疏导学校周边的拥堵点、帮助新入住的陪读家庭熟悉环境、定期探望独居老人等。这些工作看似琐碎,就像社区的'毛细血管',只有感知到最细微的脉搏跳动,才能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大家真正满意。”

一系列围绕居民需求的便民服务,如同温暖的丝线,交织成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幸福圈”。从解决上下学难题,到营造全龄友好的社区氛围,教育社区用“绣花”功夫推动基层治理从“管理”到“服务”、从“高效”到“赋能”的转变,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为民初心与务实成效。

教育社区党支部书记丁鹏说:“我们会进一步挖掘社区资源,拓展服务领域,把网格化管理与志愿服务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让便民举措更好地对接群众需求,把教育社区建设成为更有温度、更具归属感的幸福家园。”


责任编辑:dcx